旧上海头牌交际花的跌宕人生
陆小曼与唐瑛对戏
陆小曼与唐瑛对戏
旧上海最香艳的交际花
云集的美女,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显得分外的香艳。
六十年前的上海百乐门舞厅(Paramount),号称“远东第一乐府”。梦幻般的灯光,玫瑰花图案的地板,浪漫的爵士音乐,光滑如镜的弹性舞池,仿佛都述说着上海的绚丽与奢华。有一个曼妙女子时常来此跳舞、消闲、挥洒青春,她就是唐瑛。当时,在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她与陆小曼被并称为“南唐北陆”。
但现在,陆小曼因诗人徐志摩而被人熟知,而唐瑛的面目渐渐隐匿于浮世风霜。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唐瑛虽美,但毕竟没有轰动性太强的婚姻史。
不过,单单从“交际花”这个名称来说,当初的她究竟比陆小曼要“称职”得多,也“名副其实”得多。
陆小曼.jpg (30.9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3-5-8 09:22 上传
现在,以昔日上海滩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或影视作品成为时尚,在这些作品中,“交际花”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角色之一。她们既长得美艳又善于交际,常年周旋于一些有钱男人之间,依靠这些男人供养,物质生活十分优裕。
事实上,当时的旧上海确实存在这样一群女人。
当时上海的一些甲级旅馆如“大东”、“东亚”、“大中华”等都有这样的女租客住着。而长期租住在“国际”、“金门”和华懋公寓这几家特级旅馆中的这类女人的“档次”则更高。
这些女人中,有的是上海各大舞厅中的红舞女;有的是过去书寓、长三中的红信人,从良嫁人后重又下堂出来招蜂引蝶;也有的是脱离了家庭住到外面来广交“朋友”、受人供养的……这些女性过着阔绰的生活,有着相当的排场,甚至在上至政要下至黑道之间周游交接,但她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些“交际草”。
上海交际花.jpg (33.1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3-5-8 09:22 上传
有资格称为“交际花”的,首要条件是当时公认的“名媛”。那时,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多为出身豪门的名媛所垄断。她们经过系统有序的培训后,集才艺与美貌于一身,实在令人艳羡。交际花其实就形同特工,后者是以窃取情报为目的,而前者则是以“窃取感情”为主,都有着同样鲜明的目标。一句话形容就是——交际场合的润滑剂、爽身粉,乱世中粉饰太平的一道流苏。
那么,哪些女人是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上海滩交际场上的最富盛名的交际花呢?
半个世纪以前有一部《春申旧闻》谈起当年上海的“交际名媛”写道:“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唐瑛、陆小曼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这些交际名媛风姿绰约、雍容大雅,如一群美丽的蝴蝶精灵。而这群美丽的蝴蝶精灵中,最吸引世人目光的、最光彩照人的,就是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风情的唐瑛。
唐瑛生于1910年,她的父亲唐乃安是清政府获得赓子赔款资助的首批留洋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的西医。回国后在北洋舰队做医生,后在上海开私人诊所,专给当时的上海大家族看病,因此唐家的家境自是富足。
唐瑛不但身材苗条,嗓音甜美,衣着前卫,且多才多艺,秀外慧中,擅长昆曲。她毕业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中文、英文的水平都很杰出,艺术造诣也很高。
唐瑛之所以能成为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出了美丽的容貌外,还与她自小严格的家教分不开。唐瑛除修养极佳外,她穿衣考究而前卫,一直都是引领上海滩时尚风潮的风向标。ChannelNo5香水、Ferregamo高跟鞋、CD口红、Celine服饰、channel香水袋、LV手袋……凡是当时法国贵妇人所有的,她也都具备。
据当时的传闻买描述,唐瑛有十个描金箱子,里面全是衣服,光皮衣就挂了满满一整面墙的大衣橱。唐家养了一个裁缝,专门给她一个人做衣服。因此唐瑛的穿着在当时总是代表着上海滩最顶尖的时髦的女郎。
华丽人生,风光无限
即便磨刀霍霍十余载,进入社交界还是要有契机的。陆小曼进入社交场的理由很堂皇,她因精通英法两门外语,被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顾给钧聘用为兼职外交翻译。这样,陆小曼才名正言顺地在会议及权要的舞会上大出风头。而唐瑛那时还是旧上海中西女塾(张爱玲曾就读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的一名13岁青涩女生,正处在一个憧憬未来的懵懂年纪。
唐瑛的父亲深受西方文明影响,加之唐家又是基督教家庭,所以有些“重女轻男”。女孩子地位高,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随便出门交际,必须等到有男士上门邀请或者婚后才能开始社交。唐瑛正式进入交际圈是在1926年左右,完全符合16岁开始社交的西方规矩。
当时“社交”是被当作新鲜玩意儿引入中国的,有个杂志叫《玲珑》,整天鼓励女性要学会社交,并且把唐瑛当成“交际名媛”的榜样。一次,英国王室来访问中国,唐瑛过去表演钢琴和昆曲,很是耀眼。当时的各大报纸上登了她的大幅玉照,风头盖过了王室,也是她交际生涯最显赫的时期。
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南唐北陆”,意思大概就是中国南方有佳人唐瑛,北方有绝色陆小曼。后来,陆小曼去到上海后,她与唐瑛惺惺相惜,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1927年,在中央大戏院举行的上海妇女界慰劳剧艺大会上,陆小曼与唐瑛联袂登台演出昆剧《拾画》、《叫画》。有一张陆小曼与唐瑛的对戏照,当中陆小曼轻摇折扇,唐瑛走台步,两人皆是一身的戏。
1935年秋,唐瑛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在卡尔登大剧院用英语演出整部的《王宝钏》。当时,扮演王允的是《文汇报》在沪创刊之初的董事之一方伯奋、扮演薛平贵的是沪江大学校长凌宪扬、扮演王宝钏的是唐瑛。这次因为是用英语演出京剧的第一遭,所以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加之,唐瑛不但英语流利,而且也很会做戏。因此这场演出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轰动。
尴尬的一个饭局
唐瑛年轻漂亮、又爱出风头,身边自然有不少名门望族的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时任孙中山秘书的杨杏佛就是其中一个。
杨杏佛与徐志摩、陆小曼是好友,而徐陆二人又是唐瑛家的常客,因此杨杏佛顺理成章的结识了美貌出众且风情万种的唐瑛。
当时的陆小曼还未与王赓离婚,而她与徐志摩的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这边厢,杨杏佛又苦恋上美丽的唐瑛,而唐家却已经为唐瑛定下亲事。唐瑛未来的丈夫叫李祖法,是宁波小港李家成员,从耶鲁留学归来。而杨杏佛正好又认识李祖法,并且还与李祖法形同兄弟,因此进退维谷、形容憔悴。
当时的唐瑛、杨杏佛、李祖法与陆小曼、徐志摩、王赓,成为上海滩最著名的两对“三角恋”。
1925年下半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著名画家刘海粟应徐志摩的请求,决定开一个饭局。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最尴尬的一个饭局”。
那天刘海粟在上海功德林菜馆请客,把陆小曼、徐志摩、王赓、杨杏佛、唐瑛、李祖法、唐腴庐、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哥哥张歆海等,与这六个情债冤家有关联的人都请在一起,吃了这么一顿饭。
席间,刘海粟高谈阔论,在祝酒时以反封建为话题,先谈人生与爱情的关系,又谈到伉俪之情应建筑在相互之间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的基础上,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违反道德的。
就在这个饭局后,王赓后来同意同陆小曼离婚,成全了这对。而唐瑛这边却是“流水有意,落花无情”,她也明确的拒绝了杨杏佛。杨杏佛失望而归。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驾车外出,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这可真是“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