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对华新冷战已经成形
观察者网
在因“流浪气球”事件推迟访华之后,历经一波三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终于于6月18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这是美国国务卿时隔近五年的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级别最高官员的访华。
布林肯这趟出访,是否“成功”?中美双方达成的五项共识,内藏什么玄机?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后,又为何仍继续“螺旋式下滑”直至“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观察者网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
观察者网:在会见布林肯之前,习近平主席先见了比尔·盖茨,还称“你是我今年在北京会见的第一位美国朋友。”我们从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金灿荣:一周之内见两个美国人,说明习近平主席很重视中美关系。此外,他可能对美国政界有点失望,认为同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但好像没什么作用,于是准备双管齐下,寄希望于民间,而比尔·盖茨属于民间的产业领袖。
观察者网:对于美国民间,尤其是这些产业领袖,咱以前是有所忽略?
金灿荣:如果政府间关系正常,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政府渠道解决,一般就不需要走民间渠道,对于民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就可以了。而如今中美矛盾颇多,所以可能期望一些民间力量能参与其中,帮解决部分问题。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资料图/新华社)
观察者网:在布林肯访华前,华盛顿那边从政客到专家学者都对他的这趟出访没有抱有太大期望。这几天的行程看下来,您认为布林肯是否有收获?
金灿荣:我看美国白宫的表态挺满意的,觉得达到了预期目的。可能他们的一个指标就是看习主席能不能接见他们,最后习主席还是礼节性地会见了,所以若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应该讲他们对这次北京之行是非常满意的。
观察者网:您刚刚说他们有一些预期目的,据您估计,他们的目的可能有哪些?或者说,布林肯这次访华,可能带有哪些任务?
金灿荣:恢复高层交往本身可能就是目的,因为高层交往的中断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带来一个危险,即中美有可能直接碰撞。
中国人的思路是,要避免冲突很简单,不制造麻烦就行了;而美国人一向是通过制造麻烦来制造牌,如果没有牌,那就制造麻烦,有了麻烦就有牌,这已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美国喜欢制造矛盾,但又怕矛盾失控,因为美国一直以来都是秉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如果真的和中国发生碰撞,它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这样的话,他们的战略就算失败了。
换言之,他们想整你,但也要划出边界,要是真跟大陆兵戎相见、损兵折将,他们对自己内部也不好交代;把潜在的冲突控制住,对他们来讲就是成功了。
观察者网:看国内外新闻报道及中美两方官方的一些表态,感觉从因“流浪气球”事件推迟访华之后,布林肯对于访华一事有点着急。他如今为何急于访华?您刚提到担忧失控,这分析更多属于一种抽象的感知,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金灿荣:布林肯在访华之前讲过,他这次过来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恢复沟通,二是表达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三是寻求合作机会。
至于更具体的目的,我推算其中之一是要安排好11月份APEC会议期间两国元首的会面,美国是今年APEC会议的东道主。按过去惯例,我们国家主席都会出席APEC会议,这也是一个中美元首见面的机会。我觉得拜登本人很希望有这个机会,因为这对他明年的竞选有好处,他可以借此跟他的对手炫耀,“你看,我‘整’了中国,但中国仍旧来参会,我有这个本事,你们都做不到。”
而恢复沟通这点,其实也不是很虚。恢复沟通,形式上不仅仅指部级干部沟通,最好还有元首沟通;恢复沟通后,他们也能借这些机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至于具体的诉求,摆在前面的、比较紧迫的,应该是希望中国不要在军事上援助俄罗斯,毕竟中国的生产能力太强大了,西方招架不住。此外,我估计问题清单挺长,如朝核问题、芬太尼问题、航班恢复、人员往来,等等。
还有一个可能,他们想在台湾问题上摸清我们的底。因为这一两年美国不断打台湾牌,虽然口头上天天保证说“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变,但行动上又在不断掏空这一原则。我们这边自然开始有所反应,他们就很担心我们反应的力度,希望能摸清底,以便搞事时心里有点数。
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中国外交部)
观察者网:在台湾问题上,咱已多次把立场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了,这“底”还需要再摸吗?
金灿荣:我们一般是表达原则,而他们主要是要判断你的行动,也就是看你什么时候会真的动手。就目前的新闻来看,他们应该是还没有摸到底,我们基本上仍是重申原则,而且将这事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他们只能通过观察参会领导的言行、身体动作等来估计中国的决心。
观察者网:秦刚外长在会面中提到,“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后,为何仍继续“螺旋式下滑”?
金灿荣:中美关系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在布林肯来访前,基辛格老先生也有谈道,中美两国正“站在悬崖边上”,“可能发生军事冲突”,并强调中美必须改变目前的关系轨迹。现实中,虽然最近有些积极的迹象,但气氛也很紧张,比如中美军机南海交锋、军舰在台湾海峡险些相撞。
为什么巴厘岛两国元首共识没有得到落实?我想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整个精英层、战略层已把中国定义为敌手了。
美国战略层力量众多,拜登政府只是其中一支,而他的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好——他希望跟中国竞争,对于这点,他有分寸;其他因素,他没分寸,控制不了,他们就乱来了。此外,美国国内现在出现反华意识形态,即反华肯定是对的、为中国说公道话肯定是错的。这两个因素凑在一起,就使得拜登的政治承诺缺乏信誉。
观察者网:糟糕的是,这两点因素,目前来看似乎都很难改变。
金灿荣:对的,所以我们要从反面理解布林肯这次访华的积极意义,也就是通过恢复高层对话,控制中美关系的下滑。
亟需指出的是,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对华新冷战战略已经成形,证据就是去年10月份拜登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这份战略报告表现出4个跟老冷战一样的特点:
一是将中国确立全球唯一的对手。如报告所描述,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意图挑战美国全球秩序的国家,此前这一角色是苏联。
二是开始进行内外动员。内部动员的表现就是什么事都拿中国当借口,从增加军费到增加科技投入等等,甚至连要解决债务危机,都以中国为理由,说不要让中俄两国看笑话。至于对外动员,表现很明显,比如:松绑对日本的约束,鼓励日本抛弃“专守防卫”原则;推动日韩和解;协调日、韩、澳、菲等盟友的关系,搞“亚洲小北约”;此外还推动“北约亚太化”,怂恿欧洲国家参与亚太事务。
三是全方位施压,不留空隙,包括军事威慑。比如国防部长李尚福在6月初的香格里拉会议上,针对有关中国军机拦截外国军机的提问,反问“为什么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中国领空和领海附近?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国家的领空和领海附近?”并奉劝“有关国家”要管好自己的军舰和飞机。
在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奉劝“有关国家”要管好自己的军舰和飞机 ...
在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奉劝“有关国家”要管好自己的军舰和飞机。(图/新华社)
除了军事,还有意识形态斗争如搞民主峰会,科技竞争如半导体断供,以及供应链产业链搞脱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和中国“脱钩”确实不现实、难以完成,如今他们将“脱钩”改称“避险”,在我看来,这是更精准的脱钩,当然能否完成还不好说。
第四点就很微妙了,干了这么多坏事以后,他们希望没有严重的后果,要避免热战,因此跟苏联搞“缓和”,和我们建“护栏”。他们为什么追着我们,要搞国防部长对话?就是因为只想打冷战,不想打热战,真打热战,美国的外交战略就失败了。
要强调的是,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对华新冷战,现在是成形了;但是,中美之间的新冷战还没有开始。一是因为中国不应战,二是美国的内外部动员截至目前还没有成功过。
内外动员方面,比如美国企业界仍有一部分人——如马斯克、比尔·盖茨——仍对中国市场很感兴趣,不支持中美关系趋冷。另外,一部分西方国家也不支持美国把北约亚太化,如最近有新闻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在日本设立北约联络处,匈牙利、以色列、新西兰乃至我们旁边的韩国大概率也是不支持——别看尹锡悦最近有点糊涂,无原则地靠拢日媒,但这不意味他反华,因为韩国在经济层面对中国依赖大,而安全也靠中国,毕竟朝鲜若真想搞大事,能真正制约朝鲜的恐怕就中国了。此外,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现在也拒绝选边站,这态势如今也非常明显。
观察者网:此前您在接受观网采访时也有提到,美国战略层中既有布林肯、沙利文这样的相对年轻一代,也有冷战过来的老一代。打赢和苏联的冷战,让他们自信爆棚;然而当下中国,相比于苏联,从多个层面来看都高出了不少量级,对于这点有多项数据可以证明,他们为何仍自信能重现往昔?
金灿荣:因为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比如他们发自内心地看不起我们这些非白种人,对于这点,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
这次中美达成的五项共识中,有一项是“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这点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一般国家间,怎么会专门组成工作组讨论两国关系原则?跟其他国家都是默认的,都不用讨论,大家平等交往,有利益大家一起赚,利益有分歧,大家坐下来讨论,没利润不想参与,那就算了。这不就完了?
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中国认为美国在看待中国崛起方面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他们一方面拒绝承认、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另一方面幻想自己有办法阻止中国崛起,因此难以平等地看待中国。
这认识背后,是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乱七八糟的心理。比如奥巴马以前就说过,大意是中国14亿人没资格过美国那样的生活——这就是明晃晃的种族歧视。至于阻止中国崛起,他们自信自己有各种办法对付中国,包括搞意识形态渗透。这些虽然确实有点效力,但实际上都挺可笑的。
观察者网:他们拒绝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但6月8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又投票通过了一项名为“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的法案。
金灿荣:这一法案的直接动机是要取消很多国际组织对中国的经济优惠,直接打击中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可能更重要,就是把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划为不同阵营,挑拨离间。
此外,我们今年的外交重点也包括继续发展和南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印度先前举行“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邀请了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参与,但把中国排除在外。美国这么一搞,应也有让中国两边不靠、孤立中国的坏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