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比“川建国”更具威胁 但为何说对中国是好事
儘管特朗普(Donald Trump)仍然保持着口头上「最后的倔强」,但已没有人再去怀疑明年年初美国的政权交替能否顺利进行。特朗普吿别华府、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宫在很多评论者看来是一次对世界秩序的「拨乱反正」,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主义」已经让世界彻底不同了。美国的新任总统会给中美关係、国际格局以及美国国内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至少在拜登上台之前会一直被讨论下去。《香港01》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宗昊。黄宗昊2008年获得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学位,并曾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筹备处博士后研究员。本篇为系列专访第一篇(共六篇)。
01:在中美「新冷战」的背景下,外界关心拜登上台后的对华政策要更甚于他的国内政策。你认为拜登入主白宫会对中美关係产生什麽样影响?
黄宗昊:这要从拜登与特朗普两个人的区别开始说起。总的来说,套用股市的术语,我认为拜登对中国而言是「短多长空」(短期有利,长期不利),特朗普对中国是「短空长多」(短期不利,长期有利)。
特朗普当了四年的美国总统,但还是个政治外行人。他在当总统前没有任何政治经历,有的是商业大亨的经历,他一直想让他的总统之旅能像之前当老闆一样颐指气使,但事实上这两个角色非常不同。
从中国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来看,拜登与特朗普起到的作用正相反。
美国总统看似是全世界权力最大的人,但美国的政治制度在所有西方民主国家中是最分权的,总统的意志要想得到贯彻,其实最需要的是沟通和妥协,比如就某个具体问题耐心地与国会去协调,而不是坐在那里颐指气使。
但特朗普又不屑于与国会等其他机构协调,而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也是个狠角色,成天与特朗普死磕,所以特朗普实际上很多政策被众议院掐的死死的。
01:其实能看出来,特朗普内心很希望在美国扮演类似普京(Vladimir Putin)在俄罗斯、习近平在中国那样的「核心」角色。
黄宗昊:没错,表面上特朗普要对付中俄,但内心里很期待,或者在他的想象中,美国总统应该是类似于中俄领导人在各自国内的角色。这一切的期待落差都源于他没有政治经历。而拜登是正统政客出身,还曾当过副总统,所以很清楚总统职位的权力和侷限性。
事实上,遏制中国已经是美国精英的共识,拜登和特朗普无论谁在台上,都会遏制中国,区别在于怎麽遏制。拜登的玩法会是正统玩法,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他上台后对华政策可能会类似奥巴马(Barack Obama)时期。他会团结可团结的盟友,而且对遏制中国的目标可能更为聚焦(focus)。奥巴马当年就是从中东事务中抽身出来,紧盯着中国搞出「亚太再平衡」。这种玩法其实对中国造成的压力很大。
所以我认为拜登对于中国是「短多长空」。短期内,特朗普那些乱七八糟、不太靠谱的做法,拜登会放弃,这样对中国来说,压力会暂时减轻;但是从长期来看,美国会把盟友重新团结回身边,重新找回「老大」的威望,甚至可能在国际上形成一个大型的「反中联盟」,越往后中国的压力会越大。
而特朗普对中国来说是「短空长多」。过去的四年已经展现的很清楚,他种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乍看之下对中国压力很大,但长期来讲会把美国的软实力挥霍一空,令美国的盟友离心离德,这对中国是很有利的。
黄宗昊:儘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这次拜登胜选、特朗普下台对中国是好事。很多中国网友戏称特朗普(川普)为「川建国」,意思同样是从长期来看特朗普当美国总统对中国有利。但我认为,从最近两年的形势来看,已经不能称呼川普为「川建国」了。为什麽?因为特朗普近乎胡作非为的「短空」对于中国而言已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战略性发展资源其实是「时间」,中国的发展比美国快,中美之间的全面衝突或全面斗争越晚展开,对中国越有利。中国的经济体量、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实力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强,几年后斗争一定比现在斗争要好,也许几年后中国都可以造出高端晶片了,甚至光刻机都造出来了。中国要争取的就是这段时间。
特朗普在台上,虽然长期来讲对中国是好事,但在短期之内,军事、科技、贸易等多方面同时对中国施加巨大压力,中国应对起来会很吃力。也许特朗普在台上的前两年相对节制可以叫他「川建国」,但近两年,尤其是自2019年以来,特朗普的种种做法虽然不高明,但是会有一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效果,反而让中国不好招架。
相较之下,拜登对中国的斗争会按照套路来,中国也可以按套路与美国斗,这样下去虽然中国的压力会增大,但却可以争取到宝贵的缓衝时间。可以说拜登是循规蹈矩的打擂台,而特朗普就像打野拳的,甚至时不时还可能会拿出「刀子」乱捅——他其实「武功」并不高,但却让中国瞬间承受的压力变的很大,穷于应付,而中国最需要的就是争取当前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说,相比特朗普连任,拜登胜选后有可预测性,是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局面。
01:中国官方对于谁当选总统是比较谨慎的,一直到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GSA)确认拜登胜选并允许其开启过渡进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才向拜登发去贺电。
黄宗昊:我认为北京对于美国大选的结果是有态度的,只是不好明说。四年前的那次大选,中国方面很可能暗地里倾向于特朗普,因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是美国的「铁娘子」,在国务卿任内一手搞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战略,她上台肯定不会让中国好过。至于特朗普,谁也不知道他会怎样,就像一张白纸。虽然搞不清这个人未来会有什麽举动,但北京当时的想法很可能是,最差也就是出现希拉里上台的那种局面,还能比之更差吗?
黄宗昊:只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希拉里威胁再大,也是个按套路来的人,而特朗普的这种「野拳」,让中国更加的不习惯(甚至也让全世界都不习惯)。而最近这四年来,美国国内关于「中国干涉美国大选」、「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的话题炒的沸沸扬扬,所以这次中俄儘量保持克制、保持距离。但保持距离并不代表心里没有倾向性。
我的观点可以从未来美国将如何对待疫情来得到印证。如果特朗普连任,他显然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否认自己之前的作法,疫情控制肯定还是走消极路线,那麽具体策略上就一定还是甩锅中国、妖魔化中国,唯有这样他才能转嫁疫情防控不力、国内经济持续滑坡的责任。明明不是中国的问题,但特朗普会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中国仍然会是那隻替罪羊。
但拜登当上美国总统,他只要走回正统路线,正视防疫的科学性,让美国的防疫专家发挥作用,该封城就封城,该隔离就隔离,我相信以美国的科技实力、医疗资源来说,疫情最多半年就控制住了。并不是美国控制不了疫情,而是因为碰上一个不靠谱的总统才控制不住。拜登只要能科学防控疫情,就没有必要像特朗普那样甩锅中国、妖魔化中国。
所以「防疫」这件事,其实和美国对中国的短期压力密切相关。特朗普虽然对中国是「短空」,但这个「短空」的瞬间压力是极大的,他为了逃避防疫不力和经济衰退的指控,只能去施压中国。过度施压中国,这对美国本身来讲是不智的,但偏偏遇上一个外行的美国总统,任性妄为,中国也必须接招,而且接招的过程会很艰难。而拜登上台后,会先管好内政,控制住疫情,让国内经济止跌回升,向外界转移压力的动机就没有那麽强,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甩锅中国,中美在短期内反而会在抗疫和恢复经济上找到更多合作的基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其实本来也不应该是这样)。
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也是类似的道理,明明就是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美国不买中国货,无非是买越南货、买非洲货的区别而已,低端製造业是不可能迴归美国的。在绝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心里,都对贸易战的不智深以为耻,但特朗普就是要硬来,还玩的很高兴,导致美国痛苦,中国也痛苦。但先不管美国痛不痛苦,贸易战这麽打,对中国的中小企业确实伤害很大。
虽然特朗普对中国是「长多」(而且这个「长多」很重要),但「短空」的代价同样不容忽视。如果「短空」这一关过不去,也就根本就等不到「长多」了。
来源: HK01 撰文:戴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