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Tai 发表于 2022-5-31 12:11:29

世界历史上三次大国争霸给当今中美对抗启示


历史上三次大国争霸给当今中美对抗的启示


从马其顿统一古希腊,到英国打败荷兰,再到美国超越英国称雄世界。历史上三次新大国崛起到称霸的历史,能给当下的中、美之争提供什么借鉴?https://t.co/9faCrlItJR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May 30, 202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国兴衰仿佛日升日落一样平常又必然。

时至今日,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21世纪的重头故事正在徐徐展开:美国衰落,中国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一。

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现在所经历和见证的,将是历史上又一次新霸主上位。然而,这样的故事并非罕见,而是一次次的演绎。

远有两千多年前的马其顿王国一统古希腊,近有英帝国衰落,美国称雄。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台 The Longview 节目,讲述三个庞大帝国的崛起过程。

这三段历史,是否反应出霸权更替的某种模式?了解历史是否能帮助当今世界避免一场美、中世纪之争?

1.马其顿与古希腊

公元5世纪之前的马其顿,一直都只是位于古希腊繁荣城邦外围的落后地区。当时的马其顿地处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南部,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与古希腊有巨大差距的同时,政治上也没有古希腊的雅典式民主制度,而是沿用世袭的专制独裁。

公元前5世纪初,古希腊城邦制进入鼎盛时期,但一直没有任何建树的马其顿此时悄然崛起,一方面学习古希腊先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模式,另一方面加强与古希腊的文化融合。

至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出现了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腓力二世(Philip II)。

英国剑桥大学希腊文化学教授保罗·卡特勒基(Paul Cartledge)介绍说:“腓力二世绝对是个改变马其顿历史的人物。他统一了王国、建立了新的军队模式、重新分配了土地,等等。他是一个专制独裁国家正中心的转型力量。”

崛起的马其顿与强盛的古希腊城邦联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

卡特勒基教授说:“正如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问题一模一样。雅典是民主城邦,有全希腊最悠久的民主传统。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民主’一词就是来自雅典。在希腊当时反对腓力二世专制独裁的政界人物中,最坚决的当属狄摩西尼(Demosthenes)。”

民主与专制之间的对立,早在2千多年之前又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呢?

“正如我们今天一样,民主是一个很大的讨论话题,公开讨论也正是民主与专制对立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狄摩西尼有很多对手和反对者,全部都是民主人士。他们在外交政策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狄摩西尼很快就看到,腓力代表的是一种威胁,不仅是战略威胁、军事威胁,而且是政治威胁,也就是如果腓力的霸权得以发展,雅典是否还能继续作为民主模式存在下去的问题。”

于公元前359年成为马其顿国王的腓力二世,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希腊的征服者。到公元338年,希腊所有城邦在军事、经济各个层面纳入马其顿王国的版图。同年他建立全希腊城邦会议联盟,奠定了入侵波斯王国的基础。

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后,继任者就是将马其顿疆土扩大至亚洲和非洲、征服了从埃及到印度北部广阔地区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独裁专制统治下的希腊民主,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期间仍然被允许继续。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年仅32岁。

卡特勒基教授说,雅典人当时以为这是他们反抗的好时机,“但是他们错了。马其顿王国实力太强,在陆地和海上都重创雅典。公元前322年,雅典民主正如狄摩西尼所担心的那样被最后终结了。同一年,狄摩西尼去世。”

失去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王国很快陷入了分裂。在短短20年内,马其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个大洲的庞大帝国,也在同样短的时间里分崩离析。

据卡特勒基教授分析,马其顿称雄于世,与亚历山大大帝卓越的军事才能有密切关系,但他并不擅长行政管理。“即便他能多活几年,他也未必能维持庞大帝国的稳定,未必能将一个统一的帝国交给他的儿子。”

马其顿帝国从此一分为三,但雅典的民主制度并没因为对手的衰落而复兴。

卡特勒基教授说:“雅典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努力想恢复某种民主。虽然有过短暂的好转,但是很快又归于沉寂,雅典内部非常不稳定,如此一来,雅典人几百年来实行的那种民主终于成为了过去式。”

2. 英国与荷兰

荷兰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1482年至1581年的近百年间,又曾是哈布斯堡尼德兰一部分。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地区,位于莱茵河、默兹河、谢耳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即现代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全部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

1581年,荷兰结束西班牙的统治成立荷兰共和国,也是荷兰迈向海上强权,成为荷兰海上帝国的开始。

早在西班牙统治时,荷兰便是欧洲航海贸易重地,有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重要的港口,还成为欧洲造船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使荷兰掌握丰富的资金,贸易路线从北欧扩展到地中海地区。

苏格兰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高级讲师马蒂内·范·伊特萨姆博士(Dr Martine Van Ittersum)说:“荷兰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成为当时的世界强权。当然这个基础早在中世纪末已经打下了,而到16世纪时荷兰已经控制了通往波罗的海的贸易,另外荷兰货船还运载来自南部欧洲的货物。所以16世纪时荷兰已经控制了海上贸易。而到了17世纪初更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扩张,荷兰的活动范围东至印尼一带,西至大西洋。”

荷兰如此快速致富,另一个必须提及的重要原因是奴隶。伊特萨姆博士介绍说:“荷兰势力扩张到大西洋后,很快征服了原本作为葡萄牙领地的巴西。荷兰很快认识到,要继续保持经济繁荣就必须不断从像安哥拉这样的非洲国家贩运来奴隶。于是荷兰去了非洲。”

16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开始在世界范围贸易扩张,随着其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与荷兰之间的关系出现紧张。英吉利海峡里,两国之间除了有航运竞争还有渔民之间的冲突。

1651年,英国颁布针对荷兰的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内容包括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拥有、制造的船只才可以运输英国殖民地的货物,以及保护英吉利海峡的渔业权等。

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记载,这一法案原本旨在鼓励英国发展造船业以备战时之需,实际上却“成为重商主义时代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形式”。

航海法案出台后的一百多年间,英国与荷兰共发生了四次战争。

第四次英荷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到1784年结束时,荷兰海上帝国不复存在,英国势力继续增长,并在19世纪成为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日不落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 航海法案虽然使英国成功争夺海上霸权,却也限制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在北美殖民地造成不满,为独立埋下了伏笔。就在英国与荷兰战争结束之前的1783年,英国在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

多年以后,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面对美国这个新强权的挑战。

3. 美国与英国

1850年,正是英国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女王维多利亚登基已经超过十年,将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继续引领这个世界最大的帝国。

而独立了近70年的美国虽然迅速发展,实力还远未到摆脱英国影响的地步。

牛津大学美国政治和政治历史学教授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对1850年的英国和美国有这样的总结评论:英国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候,而美国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和领土范围一直都呈高速增长。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英国领导的世界中进行。

“在许多方面,美国经济仍然是新殖民经济。它向兰开斯特和约克郡的纺织厂出口原材料,也就是棉花。它从英国进口制成品;在财政上,美国严重依赖伦敦这个金融中心。大量的英国资本被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因此,美国在1850年非常依赖英国,而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都是全球的主导力量。”

但美国的实力增长之快已经引起了英国的担心。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美之间的一次事件险些造成军事冲突。

“当时一艘英国船被美国海军拦截,船上两名前往欧洲的美国南部联盟特使被美国当局逮捕。这是对英国主权的侵犯,英国时任首相帕尔默斯顿(Palmerston)对此极为不满,两边剑拔弩张。那个时刻非常紧张,英国和美国之间确实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最后,虽然冲突避免了,但它却说明了一个事实,也就是当时存在真正的紧张局势,而且彼此都不确定:在崛起的美国和慢慢衰退的大英帝国之间是否有和平共存的可能。”

1895年,委内瑞拉和当时位于南美洲的英属圭亚那之间发生了边界争端。

英国的最初反应是派军艇来应对,但最后美国明确表示,如果英国海军施加军事压力,美国将支持委内瑞拉。结果,英国同意最终通过仲裁来解决问题,并争取到了一个对英国有利的结果。

史密斯教授认为,“尽管仲裁结果对英国有利,但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同意仲裁这个事实本身,意味着英国默默地接受了美国对自己周边地区的控制权。那个时刻的意义显而易见,那就是英美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转变。”

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实力变化发生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而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发生在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

史密斯教授说,到20世纪初,美国不再像19世纪初那样生活在由英国主导的世界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是德国的两倍,生产率比两国高出许多。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有巨大的、不断增长的内部市场,在自己国界范围内有巨大的自由贸易区。”

当美国这个新崛起的强国挑战英国这个霸主的地位时,为什么两者之间没有像历史上以往的大国争霸一样走到武力相争的地步呢?

史密斯教授认为,部分原因是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双方发生战争风险太高。

“另一部分原因我认为是文化方面的。英国虽然认识到美国是在赶超英国,而且对1890年代以来美国进口商品的涌入和美国制造业入侵忧心忡忡。但与此同时,美国仍然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英国提携过的新秀。而美国则觉得自己受过英国和英国历史的恩惠,崇尚莎士比亚,崇尚英国王室。所以在文化上,美国和英国,特别是英国在体制内部,都觉得两国在价值观方面的差距很小,足以说服自己认为美国虽然崛起但最终却不一定会完全取代英国。”

当今的局势与当年美国崛起超越英国时何其相似: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程度也很高,美国也大量投资中国,中国商品也涌入美国。

然而问题是,中美之间却没有英美之间那种文化上的联系。

史密斯教授认为,中美之间的确如此。“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关系有根本上的不同。用一种19世纪的说法,就是两者对于什么是文明,显然没有相同程度的共识。什么是这两个国家做出政治决定所依据的价值观?在我们讨论的那段历史中,英国人和美国人无论对或错,至少都以为彼此在根本价值观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

以上的三次大国崛起,有两次爆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只有一次和平交接。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BBC中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历史上三次大国争霸给当今中美对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