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报告:中国经济或从类滞胀演变为弱衰退
中国明年经济可能从今年下半年“类滞胀”演变为“弱衰退”
路透北京12月21日 - 中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周二发布报告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落至5%左右,经济运行状态可能会从2021年下半年的“类滞胀”演变为2022年的“弱衰退”。
政策展望方面,报告预计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基调下偏松调节,一是用足用好结构性增量工具,如已推出的支小、区域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再贷款工具以及新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二是可能运用结构性优惠利率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对两项普惠小微直达工具做出到期后的资金接续安排。
预计2022年新增社融规模约在3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存量增速约10.8%,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结合广义货币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的原则,预计2022年M2增速约在8.7%左右,较2021年略有提升。
积极财政政策将对稳增长扩需求发挥更大作用。预计2022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将回到3%左右。考虑到财政结转结余资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2022年广义财政赤字率可能在5.6%左右。
报告称,由于房地产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而消费、基建等又不足以扛起稳增长的大旗,2022年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在政策偏暖托底作用下,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失速的风险较小。
“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到后疫情时代”。报告称,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
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疫情的阴霾将逐渐消散,新旧动能将迎来转换,新业态、新结构和新增长点有望持续蓄势聚力。
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复苏动能有所减弱。房地产投资处于景气下行区间。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变,并将进行执行纠偏和模式探索,支持居民刚需和房企正常的开发、并购及相应的融资需求。预计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回落至约1.5%左右。长租房和保障房开工有望提速,对开发投资回落有缓冲作用,但不足以扭转其下行态势。
出口增速将边际放缓。2022年全球疫情稳定后,中国出口“补缺效应”和“低基数效应”同步减弱,海外需求也将可能走弱。但整体出口的良好形势仍会延续一段时期,边际放缓的趋势将逐渐形成。预计2022年出口与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5%和7.5%,贸易顺差维持在6,500亿美元左右。
2022年消费有望温和修复。扩大内需是2022年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消费补贴、汽车下乡等措施将促进消费意愿的改善。预计2022年消费有望修复式增长,增速在6.5%左右。
2022年投资增速将结构分化。预计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左右。分类别看,首先,基建投资难以扛起稳增长的大旗。2022年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快到5%左右,但绝对增速并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
支撑基建投资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中,超过1万亿元的额度将结余到2022年落地实施,同时,2022年新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进度也将适度提前,将促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二是“十四五”建设项目大量落地带来基建新增项目。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特高压、数字化新基建等带来增量项目,新基建的带动效应很大。此外,也有大量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区域协调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密集落地。制约基建投资加速的因素较多:基数规模已经较大;地方政府债券中用于新项目投资的比重较低;地方债务监管趋严,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明显下降;基建投资的“规划效应”与“换届效应”都有所减弱。
其次,高端制造业投资或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成为三大类投资中增速最高的一项。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8%,虽然低于2021年增速,但显著高于近两年平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制造业投资预期向好,风电、光伏、储能等相关制造业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在需求提振、国产替代加快等多重因素促进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材料、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快速。
报告预计,2022年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将收敛。预计2022年PPI将冲高回落,全年上涨4%,呈前高后低走势,下半年部分月度PPI同比可能负增长。一是国际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工业初级产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逐渐缩小。二是随着保供稳价力度加大,能源供应充足,将缓解价格上涨压力。三是终端消费需求恢复较为缓慢,难以对PPI持续高涨形成支撑。
预计2022年CPI将略有上升,全年涨幅在2%左右。随着价格涨势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传导,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带动非食品价格有所上升。由于中国产能供给充足,而终端需求仍然偏弱,CPI上涨空间有限,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