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 发表于 2021-1-6 19:47:10

学者:中欧达成投资协定将催化中国体制改革

学者:中欧投资协定将催化中国体制改革


中欧投资协定有望像20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样,推动中国展开新一轮力度空前的开放与改革。受访学者和经济师认为,中国在多个领域让步促成协定,虽是出于外交突围的战略考量,但这项高标准国际协定也成为倒逼内部体制改革的契机,为停滞已久的国企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注入催化剂。

七年前就启动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在去年倒数第二天宣告完成。有报道称,这场一度陷入僵局的谈判,最终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介入,决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做出妥协。

根据披露的协定内容,中国将放宽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外国公司准入门槛,不再强迫外企与中方分享敏感技术,并承诺在补贴国有企业方面更加透明,禁止国企歧视外资。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宁波诺丁汉大学讲座教授姚树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研判,中国的让步短期内会为国内企业带来影响,但长期有助于推动技术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个契机,让改革进入深水区,去碰原来不敢碰的地方。”

姚树洁以欧洲关注的国企补贴问题为例,指出中国政府补贴国企由来已久,覆盖这些企业的国内运营和国外投资,原本就因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则而饱受诟病。“如果是补贴风电和核电等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还情有可原,但更多时候是国企通过补贴占据不合理的优势,形成恶性竞争。”

根据天则经济研究所统计,从1994年至2006年,中国国家财政用于补贴国企经营亏损的拨款达3653亿元(人民币,下同,745.4亿新元),过后才根据世贸组织规定,逐步取消这项补贴。20年前的“入世”,正是助推中国国企上一轮转型的契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受访时回顾,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准备“入世”谈判,为达到相应标准而启动国企改革,一大批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民企获准进入制造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成功推动国企完成第一阶段转型。

“反观2017年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尽管有明确的蓝图规划,但至今成效乏善可陈,‘国进民退’不断加剧。这说明改良式改革往往不如倒逼式改革有效。究其原因,任何改革都要面对潜在风险和既得利益群体这两重阻力,内部改良往往因此陷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境,而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来倒逼改革,通常比国内立法还有效。”

国企仍享巨大垄断优势

不过,尽管国企的经营性亏损补贴在入世后终止,但中石油和中石化等特殊行业国企至今仍享有专项补贴,国企的融资和税负成本也低于民企,还能以极低成本获取土地等资源。和民企与外企相比,国企仍享有巨大垄断优势。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颖指出,只要国企还是由有权有势的“红色家族”掌控,就难以从根本上削弱它们的优势;再加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民企近来频频受压,表明政府不会放宽对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些阻力难以靠一纸协定排除。

朱颖受访时说,中欧投资协定有助于推动中国向市场化前进一步,但协议内容能否有效落实,还有待观望。他以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为例,指出中国入世20年来尚未加入这项协议,“因为这类采购涉及的金额动辄上万亿元,这么大的市场,政府是不会让外企来分一杯羹的”。

陈波对此则较为乐观。他说,中国对世贸协定要求的落实情况在各成员国中名列前茅,再加上中美两国未来仍处于竞争关系,美国势必会关注中国能否履行相应承诺。不管是为了自身国际声誉,还是迫于美国压力,中国都没有必要在这份谈了七年的协定上虚与委蛇。

比起协定能否有效落实,陈波更担心民企能否顶住市场迅速开放的压力。他指出,中国启动上一轮国企改革七年后才入世,这七年时间给了民企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机会。但中欧投资协定预计今年就会签署,民企没有足够的经验、资本和技术应对外企的竞争,尤其是在长期封闭、发展滞后的服务业。

“现在唯有迅速启动改革,尽快降低各行业的准入壁垒,才能帮助民企争取到更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加强监管进行防范。”

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则认为,中国决策层在谈判时已考虑到开放市场的冲击。但比起对个别企业的影响,外企进入中国后的“鲶鱼效应”更能推动中企加快转型步伐,有助于中国经济寻找新驱动力,这也符合近年来的经济转型战略。

“从入世到现在,没有什么开放协议能把中国击倒,反倒是倒逼出许多自主发展,例如北斗系统和华为手机等。就连国家补贴了十多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在特斯拉进入后才提速发展。说到底,企业要和更高标准的市场接轨才能拓宽视野,要走出舒适圈才有动力发展。”

文/陈婧
来自/联合早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者:中欧达成投资协定将催化中国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