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何时才能真正破冰?他说:需要100年
中西方何时才能真正“破冰”?他说:需要100年
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日趋乏力,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如何有效修复全球经济,为之注入新动力?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不过,一些抱持固有观念的西方媒体和政客,却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对之充满戒备,不乏误解,时有抹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坚持全球化道路,争取更多理解,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并发挥自身的贡献?
《与世界对话》专访了长期致力于中西方贸易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斯蒂芬·佩里先生,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中西方的“破冰”可能需要100年、200年接力下去
上世纪50年代,斯蒂芬·佩里的父亲杰克·佩里,打破西方封锁,率领英国贸易团来到中国,签下西方世界和新中国的第一贸易协议。被称为中国和西方贸易往来的“破冰者”。
而在斯蒂芬·佩里看来,只要世界还在继续寻求一种新的关系,破冰就需要一直进行下去,可能是要一百年、两百年一直接力做下去的一件事业。
在一个以不信任和竞争为主基调的世界里,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认识到,中国并不是想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不想插手其他地区的事务,并更好地理解中国模式中蕴含的“共享”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遗憾我活不到见识'一带一路'全貌那天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全球各地结下硕果。对减少国家间“平衡赤字”,促进全球经济共赢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对一带一路的抹黑也一直没有稍停。像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等,就曾多次在出访时发表诬蔑“一带一路”的言论。
对于这样的误解,甚至是曲解,佩里显然不能认同。在他看来,“一带一路”从基础建设出发,通过交通系统的建立、能源的运输,通讯网络的建立,其实是在世界各国人民间打通了所有交流的通道,实现了跨过文化、人员的跨过流动,这是非常具有变革性的一种概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机会。
“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我活不到能够见识其全貌的那一天。”佩里说。
未来10到1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度会有多惊人?
波兰前总统科莫罗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带一路”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远见的事业。
远见,也是斯蒂芬·佩里在谈到中国经济时多次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在他看来,由于长远的规划性和政策的延续性,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长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对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要。在未来的10到15年里,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甚至会达到40%。
也正因此,对于美国不断以关税政策,扩大和中国贸易摩擦的行为,佩里先生表示了深深的担忧。他表示,美国也许有自身的考量,但当他们开始侵害到中国经济增长给世界带来的收益的话,必定会个世界经济造成伤害。
来源:看看新闻
页:
[1]